在炎炎夏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巩湖村的薄皮辣椒示范种植园内,翠绿的辣椒植株间挂满了果实,阳光下果实的表皮闪烁着光泽。近年来,周营镇致力于发展高质量的设施农业,因地制宜,以巩湖村的辣椒种植为核心,打造了一个集产业集聚、乡村旅游和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示范种植园。
当地人口中的薄皮辣椒,也被称作“一窝蜂”,以其皮薄、香气浓郁、口感多变而著称,种植历史已逾百年。去年,该镇辣椒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突破了6亿元人民币,带动了1.3万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如今,辣椒产业已成为周营镇的特色农产品支柱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辣子鸡”提供了重要的食材,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书写了一段小辣椒发展大产业的传奇。
品种改良为“一窝蜂”注入新活力。巩湖村村委会主任、薄皮辣椒示范种植园负责人孙中快表示,这种薄皮辣椒籽粒饱满,辣味适中,是枣庄辣子鸡的灵魂。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辣椒品种一度面临品质变异和香味退化的困境。1982年,枣庄职业学院农学系的毕业生秦德雷在江苏南京周边发现了一种黑壳辣椒,类似于枣庄的“一窝蜂”,并将其带回枣庄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的提纯复壮,培育出了齐头辣椒。随着枣庄辣子鸡产业的蓬勃发展,对薄皮辣椒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秦德雷再次投身科研,从新疆昌吉带回一种辣椒与齐头辣椒杂交,经过多位专家的不断改进,培育出了高产、株型紧凑、抗旱耐涝、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设施升级使辣椒种植更加高效。孙中快介绍,种植大棚经过了几代改良建设,从最初的竹片小拱棚,到水泥拱架的大拱棚,再到现在的钢管大拱棚,辣椒的种植环境越来越好。在种植园内,记者看到一排排结构整齐的全钢架温室大棚分立田间,这些大棚宽度在7至10米之间,为辣椒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生长环境。新的“一窝蜂”薄皮辣椒让当地辣椒种植效益和市场接受度大大提升,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