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的黄河北岸,夏日的高原沃野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官亭镇官东村附近的200亩供港蔬菜基地里,40余名村民正忙碌地收获着青椒,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基地的负责人祁小青手持一个色泽青绿的成熟辣椒,向工人们讲解如何挑选优质的辣椒:“大家注意,要拣摘那些个头大、色泽青亮的辣椒。”成熟的辣椒个头大、颜色深,而未成熟的则相对较小、颜色鲜绿。祁小青强调,尽管头茬辣椒的产量不高,但必须尽快采摘,以免影响后续辣椒的生长。
从7月26日开始,这片200亩的供港辣椒基地正式进入收获采摘期。一名采摘的大姐表示,她去年从官亭镇别落村搬迁至此,现在和许多同村妇女一样,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每天有1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祁小青介绍,从年初的覆膜到辣椒的采摘,累计用工4000余人次,务工人员都是搬迁下来的乡亲。从定苗到辣椒采收,大约需要6个多月的用工时间,一年下来,每个务工村民至少能有2万余元的收入,全勤人员甚至能挣到3万余元。
祁小青的丈夫鲍吉忠驾驶电动车来到田间,将装满辣椒的塑料桶收集起来,缓缓驶向分拣装箱处。在那里,装箱人员会拣出破损、有伤疤的次品辣椒,然后按照订单企业的收购标准进行装箱。因为是首批供港出口辣椒,订单企业青海蔬丰源农牧有限公司派出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验货,确保每一份供港出口辣椒都能赢得跨海餐桌上的认可。
今年,民和县共种植供港出口冷凉蔬菜2150亩,官亭镇鲍家村祁小青的200亩供港出口辣椒基地便是其中的一部分。7月26日夜晚,满载6000余公斤鲜椒的货车从供港出口冷凉蔬菜基地启程,驶向远方的目的地,将高原的夏日丰收带给更多的人。